张源平:行为艺术应得到尊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4-23 点击次数:
著名策展人、纪录片编导、艺术批评家、画家张源平
记者:张老师您好,记得在十年前,您就曾以纪录片编导和艺术批评家的身份,在一个先锋艺术活动中,拍了一部纪录片,其中部分内容,是中科大有一位叫佳佳的学生的现场的行为艺术作品《对视三十秒》。能谈谈当时的印象吗?
张源平(以下简称张):那次活动的确有点意思,佳佳同学先让与她对视者填一个如同婚姻介绍所里那样的表格后,再分别与不同身份的人对视三十秒。整个事件中,佳佳先与一女性老外艺术家、画家、留洋归国艺术家对视,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期的结果。对这一行为作品,我通过拍摄后的理解就是:实质上是艺术生活化,把我们日常常用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什么的来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合理化艺术化,把这种形而下的日常的行动艺术上升到形而上的行为艺术的更高层面。
记者: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策划,但从整个过程和结果来看,似乎表明,在你看来,行为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关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了。
张:是这样的,在我们策划的那起“事件”中,对视者虽然在三十秒的行为艺术过程中力图保持实验艺术状态,但更多的时候由于个人以往的经验的原因,在注视中很难保持与行为艺术属性一致的注意力和实验性,而在深情严肃的注视中,由于过度注视对方脸上的一个青春痘或是酒糟鼻而引发对视者的日常生活经验,而产生与此次活动无关的联想,或者长时间盯住一个点,比如一个俏丽的雀斑而产生幻觉的戏剧化。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对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字盯住看,在达到一定时间量后就会发现那个字我们好像不太认识了。这就是心理戏剧化的产生过程,在这种心理背景下来作对视行为艺术,其结果十有八九是以对视双方的笑场为标志而结束,万一还有一两个实验者很严肃深情地在对视,此时策展者不仅要往好处想行为表演成功举行,还要有坏处的思想准备,比如对视者通过对视生情双双就此私奔,这行为艺术可就做大了!
记者:行为艺术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一个艺术品成形以后是可以保留的,但同时也是不可变更的,而一个行为艺术却是一个不可再复制的过程。这样看来,称其为艺术是不是值得商榷?
张:行为艺术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说是一种说法。行为艺术从其社会性上看,它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社会事件,因此它也受一般社会规律制约。由此可见,这个行为艺术的可能性的外延无限大,它不受有限的观念左右,只按社会规律走,在这一点上,还望各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由于艺术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在“艺术”的过程中,有可能将普通社会事件“严重化”。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行为艺术是一种“直接”的“呈现”,这种呈现,除了作者本身的语言独特性之外,对观看者而言,也有这种“语言”在精神与心理存在意义上的切割性,和对客观环境的观照对比后的间离性。所谓“真佛法身,映物现形”就是这个道理。“映”的这个“物”是谓“记录”,“现”的这个“形”,是艺术能指下呈现的“结果”,是行为者观看者共同获得的,与主客双方对社会的私人化体验,和心理存在状况均有关的一种“效应”。这种“呈现”,除了对于作者本身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之外,对观看者而言,也有行为艺术这个媒介的另类性,在观看者心灵深处折射出的独有的“影像”语言效应,是“记录”的另一种“生效”。
记者:您认为这种行为艺术的实际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张:通常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所能带来的不外乎是审美,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件作品出来以后,你对它的认可是遵循着前人的审美模式的,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新见的,除了漂亮、好看等评辞之外,还能有什么?但行为艺术则不一样,它通过一个事件,一个你所不能以常规视角来对待的当代艺术,它可能不会遵循着艺术的常规,解构你现有的审美认识,但你不能不承认,这同时难道不是一种突破?
所以,我们再回到实验活动中的语言和载体上和大众的关系上来。 其实行为艺术语言和载体就是行为。虽然实施者的预期与实际效果可能难以一致,但它对于世俗化的反抗却是需要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思并认可的。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