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说,和圣诞节一起舶来的节日,还有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大举进入,一方面是强大的西方经济使他们的文化富于魅力,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把这些充满新鲜感的舶来品当作商机,捧为时尚。作为出售饰品和新年礼物的由头,圣诞节让餐馆、商店有利可图。商家一折腾,节日氛围就有了,节日就盛行起来。
冯骥才认为,“洋节”盛行还有一个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淡化了民族民俗。随着人们生活富裕,需要用一个个节日掀起娱乐高潮,这时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贫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那些富于人情味的洋节便顺理成章地钻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冯骥才说:“节日,尤其是民俗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如果有一天,我们一年到头,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过的全是‘洋节’,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节日本身吗?”冯骥才感慨道,“我们到底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而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还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节日而淡漠了历史尊严与文化的情怀?如果连这一点都搞不明白,我们怎么找回自己的节日,并重新树立这些节日的魅力?”
冯骥才认为,不应该拒绝“洋节”,因为外来节日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绝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的文化生日。“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要教育民众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本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