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展现我国丰富的非遗资源及其独特魅力,促进传统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文化部联合各部委将于2009年2月9日(正月十五)至23日(正月廿九)元宵节期间,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活动由5个部分组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五大活动异常丰富,看点颇多。
● 看点一:“手艺活”唱主角
9单元百余项手工艺活表演,近30位“国宝”集体献艺
浙江张小泉剪刀、山西中阳剪纸、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新疆维吾尔族乐器、湖南土家族织锦……在非遗大展系列活动的展演项目中,很容易发现,传统技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艺活”成为主角。2006年至2008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共有186项传统手工技艺和78位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有着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手工制作涉及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需要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诸如木作、雕琢、烧造、冶炼、铸造、錾锻等难以尽数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将集合“剪纸画绘”、“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传统医药”等9个单元,计百余项传统技艺。更引人注目的是,截至最新消息,近30位国家级传承人将齐聚一堂,为观众进行现场技艺的操作表演。
● 看点二:做非遗“买卖”
销售国家级非遗项目工艺产品,促进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
看过“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后是不是觉得不过瘾,还想带几样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手工艺品回家慢慢欣赏呢?别着急,此次非遗大展系列活动还有一场为期5天的“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不管你是因为个人喜好,收藏价值,还是想做生意,这都是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不过,可不要以为这是场简单的销售订货会。其实,非遗销售是表面,非遗保护才是根本。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以前,不少人认为非遗保护就是“博物馆保护”,是一种僵化的消极保存。这种看法没有意识到非遗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活态流变性,也就是非遗的物质依赖性。张小泉剪刀技艺体现在剪刀,湖南土家族织锦技艺体现在布匹,这些物品如果没有经过生产、流通、销售、传统手工艺的形态特征和功效作用就无法得到展现和发挥。销售工艺品,把手工艺导入现代产业体系,使之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这才是有别于消极保存的生产性保护方式,恐怕也才是这场销售订货会的更深意图。
● 看点三:饮食走进非遗视野
数十项传统烹饪技艺现场展示,面食肉食制作技艺为主
看完展览,买完工艺品,接下来就该吃吃东西了。“非遗项目没有饮食类,为什么非遗大展还有吃的?”对非遗略知一二的人大概会这么问。中国饮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在非遗中一直没有系统成项。近几年有专家提出将其列入非遗名录,如今这项工作已逐步开展起来。
作为非遗大展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持续两个星期,分为“烹饪技艺表演”和“副食加工技艺表演”两个单元,拟选展演项目近20项,以传统面食、肉食制作技艺为主。包括山西传统面食、扬州富春茶点、上海功德林素食、福州聚春园佛跳墙、内蒙古阿拉善烤全羊等制作技艺。
展区内不只有传承人现场表演,还有平面图文、实物、标本、模型,展台展览,以及特色食品售卖。此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免费咨询,有关专家还将就如何继承发展保护中华传统饮食进行座谈。
● 看点四:元宵民俗踩街
前门大街将迎来400人踩街队伍,各地闹春民俗活动上演
为了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气氛,非遗大展系列活动定于正月十五当天举办“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踩街表演将分“走街表演”与“定点表演”两种方式进行。拟组织12支踩街表演队伍,节目以北京传统花会优秀节目为主,并邀请邻近省市节目参加。表演队伍包括“平谷南狮”、“沧州北狮”、“宣武(付氏宝三)中幡”、“顺义狮舞”、“延庆旱船”、“怀柔二魁摔跤”、“河北昌黎地秧歌”、“河北井陉拉花”、“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河南新乡盘鼓”、“黑祥子艺术团”和“朝阳女子大鼓”。以上队伍总人数约400人。踩街表演路线由正阳门箭楼南侧出发,经过重新整修后的前门大街,至珠市口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