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
复州皮影“跳”进教室找传人
作者:葛运福 来源:半岛晨报 发布时间:2009-4-13 点击次数:
 



  现场刻影人,宋国超教得仔细,学生们学得认真。摄影记者杜日海


  采自沙河口区春柳街道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的第三代传承人宋国超,曾郑重许诺,不论是谁,只要真心想学皮影戏,他都会倾囊相授,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继续承传。4月3日15时许,“大连复州皮影戏传承人辅导基地”在春柳小学开班,宋国超向39个“娃娃徒弟”讲述了复州皮影戏的“奥秘”。


  宋国超其人


  61岁的宋国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的第三代传承人,是曾红透辽南的义和班班主,他是全国极少的掌握全套皮影技艺的民间艺人之一。


  祖孙三代耍皮影


  4月3日,在“大连复州皮影戏传承人辅导基地”的讲坛上,宋国超一拿出他亲手制作的一个个皮影影人,课堂上顿时响起了孩子们的赞叹和惊呼声。宋国超说,他的家中还藏有300多年历史的上百只皮影影人。他一边熟练地摆弄这些影人,一边向孩子们说起了他祖孙三代耍皮影的历史。祖父宋德新,厨艺好,也爱听皮影戏,“影班”一演出,他就自告奋勇去做饭,有时候演员临时有事,他就给串个场。


  后来,宋德新成立了“影班”,起名为义和班。义和班班底雄厚,艺人个个能“唱拉吹打拿”,在辽南名声颇高。宋国超的父亲不到20岁,他就成为义和班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义和班长演不衰。受父亲影响,宋国超7岁开始学戏。“当时我要是学得不好,父亲就拿烟袋锅子刨我,吃了不少苦。”在父亲和戏班子里其他演员的精心调教下,到十几岁的时候,宋国超就能在戏班里独当一面了。


  皮影戏起起落落


  宋国超说:“皮影戏的六大技艺我都会,我是地道的唱影。”其实皮影戏的一个历史剧目很长,“要是演的话,每晚上演5个小时,能整整演一年! ”传统的皮影戏没有脚本,都是靠一代代的民间艺人传承下来。在文革期间,人们不听皮影戏,皮影戏班子也就自动解散了。从1977年开始一直到1981年,皮影戏又兴旺起来。当时十里八村纷纷请他们演出,村民点什么他们就唱什么。他说:“当年,我在一个村子唱了五宿,还没唱完,人家又让我继续接着唱了两三宿,看到人们这么喜欢皮影戏,我觉得这是当年最快乐的事情。可生产队解体后,我就务农了。 ”“皮影是电影之祖,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忘记了。 ”虽然没有演出了,但他时常在家里亮嗓子,因为他不想把皮影戏的功夫扔了。从复州皮影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宋国超看到了希望。2007年8月份,复州皮影戏有了第四代传人葛运峰。


  传授给“娃娃徒弟”


  宋国超表示:“现在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皮影戏传人的技艺也往往不完整。我迫切希望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能流传下去,能重新焕发青春。我愿意把我全部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任何一个爱皮影的人。 ”


  他的想法与春柳小学不谋而合。该小学校长鲁靖说,以前该校曾成立皮影剧团,主要学表演现代皮影戏的剧目,而她想让孩子们学原汁原味的传统皮影戏,希望孩子们能把皮影戏传承下去。这次该学校从3年级到5年级挑选了39个孩子,成为了宋国超的“娃娃弟子”。


  宋国超说:“看到这些孩子对皮影戏这么喜欢,我很高兴。 ”当日,他向孩子们讲了如何刻影人这“绝学”,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此后,他会在每周五来到该小学,将这门古老的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39个孩子,使皮影戏得以继续承传。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