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1岁的余瑞坐在钢琴旁,她就成了一尊雕像
“书法家”太逼真了,引来好奇的美女
老侗的妆最复杂,他脸上棱角处几个亮色块每天要耗费三分之二的化妆时间。那是模拟铜长期被手摸过后的感觉,老侗以此为豪。
画上是冬景,画外却已是满眼青翠了
化妆间是厕所改建的,卸掉厚厚的油彩后,“大钢琴”郭静的脸上有了表情。
河南开封翰园里游客如织。喧嚣的人群中,一尊雕塑寂静地立在花坛之上,文静的少女端坐琴前,专注的表情仿若与世隔绝。只有白天的每个整点时刻,游客才会发现这些雕塑“活着”。
弹钢琴的“白发魔女”
端坐在银色的钢琴前,双手放在琴键上,21岁的余瑞化成了一尊雕塑。这时的她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只记得自己是“小钢琴”。
一阵风起,银色的长假发随风舞动,银色的衣袂也被风掀起。与衣服、头发、钢琴相映衬的,是她涂满了银色颜料的脸庞。看着这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庞,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真人。
离近些看,细微处能看到她戴着银色手套的双手,因僵硬而有些许的抖动。这是个真人吗?随疑惑而来的,就是小朋友们探寻真相的手指、家长们拍照合影的快门声,以及得不到回答的问话。
只是如果你一直盯着她看,她微闭着的眼睛会有些许闪动,让你知道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面对游客,余瑞不能有丝毫的反应。坐在钢琴前的她只是个雕塑,培训时导演多次强调过这一点,她在心里也不停地这样告诉自己。
从“麻辣教师”到“活体雕塑”
到翰园来当活体雕塑模特,余瑞从未想过。
2007年,怀揣当一名“麻辣教师”的梦想,19岁的余瑞到广东东莞一所私立小学任教。每月2000元、包食宿的待遇,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相当不错。
但充满了条条框框的工作环境,让爱玩爱闹爱自由的余瑞一度“无法呼吸”。在经历过初为人师的兴奋之后,余瑞感觉到的只有压力。每天都在理想和现实间痛苦,一年过后,她选择了离开。
金融危机下,工作并不好找。直到今年3月,余瑞挂在网上的简历有了回应:翰园让她来面试活体雕塑模特。这是一个陌生的职业。余瑞从未想过,骨子里传统的她,有一天会从事跟艺术沾边的时尚工作。
面试当天,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来了近百人。经过导演目测,余瑞成了被留下来的6人之一,并最终成为“小钢琴”。这份千把块钱的工作,在开封这个消费水平不高的城市,也最多算得中等靠上。
虽然没能实现梦想成为一名教师,虽然所学的专业并不能派上用场,余瑞还是留下了。在她看来,现实太残酷,又有几个人能从事跟专业相关的工作?她的家人也都默许了这份工作,“工作不好找,就先干着吧”。
余瑞如今俨然已成了一件“艺术品”。每天工作4小时,每小时换次班。
她的身份是钢琴师,因为相比和她搭班的另一位钢琴师郭静,年龄相对较小,故被戏称为“小钢琴”。
总会有那么一些游客,通过触摸得知“小钢琴”是人时,故意盯着她的眼睛看。到这时,她总是不受控制地眨眼睛,或是睁开眼睛。有时,还会有一些顽皮的孩子,试探性地挠她痒。她总是不能控制地笑,露出两个小酒窝。
时间长了,她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当有小孩子挠她痒时,就睁开眼睛,“他们知道我是真人,就不会挠我了”。
换班间隙,余瑞喜欢在休息室里看书。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磨砺之后,她可以只在无人时才略动一下身体。只是,虽然已适应了这份工作,她还是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有合适的机会,我还是想去做老师”。
相比梦想 活着更重要
虽然怀揣梦想,今年的招教考试余瑞却没有参加。开封市只招35名小学教师,却有近千人报名,“竞争太激烈了,为了生活,我只能再等等。”
在余瑞的11位同事中,因为热爱才选择了活体雕塑的人很少,“都是为了生活。这是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不算累,时间也自由。”
在他们之中,今年51岁的侗跃进是最特别的一个。相比坐着弹钢琴的余瑞,他要一直站着,一手扶着老式相机,一手握着感应器。虽然一天4小时站下来,常常会浑身酸痛,但侗跃进仍然乐此不疲,坚持纹丝不动,“我真心喜欢这个,想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