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名家献策:曲艺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作者:倪自放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08-10-15 点击次数:
 由山东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滨州市人民政府与《齐鲁晚报》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山东省小品曲艺大赛颁奖晚会,近日在滨州举行,第二届山东曲艺发展战略研讨会同时举行。著名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赵连甲,著名曲艺作家、山东曲艺家协会主席孙立生以及省曲艺界知名演员姚忠贤、杨珀、连伟、阴军、闫磊等出席了研讨会。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曲艺并让观众认可,是此次战略研讨会的主题之一。那么,什么是影响山东乃至全国曲艺发展最大的障碍呢?

    发展曲艺应该是“大排档”


    对于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曲艺的问题,山东曲艺家协会主席孙立生的答案是一句话:今天的曲艺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也就是,没有了方向,不知往哪儿走,“在很多人看来,曲艺的发展只有两个标准:出人,出书。我们曲艺界当然可以随意说出许多新人新作的名字,但试问,老百姓有脱口而出的吗?”


    孙立生说,曲艺要发展,就必须知道自己是什么,“我们经常把文化比喻成大餐,我眼中的曲艺同样属于人们精神食粮的范畴,它首先是饭——但它必须是大排档。围着火锅大排档吃得大汗淋漓、烟熏火燎的烤羊肉串的摊位前大快朵颐,那里的人声鼎沸或者嘈杂喧嚣变成了一种互动。也许当曲艺从撂地走进剧场的那一刻起,它把一种平视互动变成了一种仰视欣赏,而曲艺自身的那种魅力、那种磁场也就退化、消减、稀释了。”


    把曲艺重新拉回大排档也有现实的例子。参会的滨州市文化局局长边茂田介绍,滨州有一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著名的曲艺盛会叫胡集书会,现在的胡集书会已不如以前那么红火。 在边茂田的设想里,准备把胡集曲艺厅改建成书会博物馆,这是在继承。而胡集书会还想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是发展和营销了,“要想完全还原胡集书会鼎盛时期的人气,目前看有很多困难,但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比如邀请全国的曲艺艺人到胡集参与表演,部分费用由政府买单,而民间艺人可以在这里打擂台,通过市场规律调节谁上擂台谁下擂台。”边茂田说。


    谈士气68岁的姚忠贤直言很青春


    相当长一段时间,曲艺业内业外都在“唱衰”曲艺,很常用的一个词语就是“低谷”:相声“低谷”了,快书也“低谷”了,甚至山东琴书都快没有了。


    在参会的曲艺名家眼中,不管曲艺是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被“唱衰”也好,曲艺界的人自己不能把曲艺看成陈旧不堪的艺术。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的传承人姚忠贤说:“我今年68岁了,说实话长得也不帅,但我不陈旧,我保证我在哪里演出,都给观众新颖、青春的感觉,要不,观众不会喜欢你。”


    姚忠贤直言,曲艺进入“低谷”,自己也曾经非常不适应,也窝囊过,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把山东琴书给“唱美了”,观众就没有理由不喜欢,“别看我这么大年纪了,我很赶潮流的,在琴书表演中,我学习了相声的优点,也加入了不少流行歌曲的元素。我一上台大家知道我是个老头,我唱三句之后,我让年轻的观众忘记我是个老头,而是和他们一样年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