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改革开放三十年相声发展的轨迹
作者:陈连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发布时间:2009-2-27 点击次数:
我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曲艺编辑工作37年,退休后又被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聘用了3年,一直主抓相声。改革开放30年,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听为主的视听艺术——相声,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想从媒体的角度来试谈改革开放30年相声发展的轨迹,顺便再谈谈我对相声发展的几点想法和希望。

    我把改革开放这30年的相声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文革”以后至1985年,我称它是相声的广播时代。第二个时代是以198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部分省市电视相声邀请赛开始至20世纪末,我称它为相声的电视时代。从进入21世纪开始至现在,我称它为相声的新媒体时代也就是网络时代。

    广播时代:新人辈出

    广播时代的特征可概括为:“老骥伏枥、新人辈出”。老骥伏枥,是说一大批“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的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和中年相声演员,获得了政治上的翻身解放,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其中,就包括侯宝林、马三立、郭荣起、马季、常宝华、苏文茂、高英培等这样一些相声名家。‘新人辈出’是说涌现出了像姜昆、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冯永志等一批有艺术才华的相声新秀。

    这个时代的前期,也就是1977年至1982年,相声的类型以讽刺型和反思型的相声为主,出现了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马季、唐杰忠的《舞台风雷》,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杨振华、王志涛的《特殊的生活》这样一批讽刺功能特别鲜明的好段子。其中以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最为犀利,矛头直指“文革”期间“左”的形式主义的做法。

    这个时代的后期为1983年至1985年,随着思想道德上的拨乱反正和国民经济的复苏发展,人们的思想日益解放,相声无论题材、体裁、表现手法上都有突破,相声的类型既有讽刺型,也有歌颂型,还有知识型,走向多元化了。应该说在当时社会变革中广播始终走在前列,起到引领潮流、促进相声发展的主流媒体作用。

    以我为例,当时曾代表电台联合有关部门,陆续策划组织了“恋爱婚姻”、“道德风尚”、“法制宣传”、“纪念五四青年节”、“五讲四美三热爱”等一系列以相声为主体的曲艺专场演出。还于1984年参与组织了规模空前、有着巨大影响的首届全国相声评比。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可以说是相声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大量的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诗歌与爱情》、《北海游》、《我与乘客》、《财迷丈人》、《见义勇为》、《郝市长》、《临死之前》、《训夫》、《不正之风》、《小康庄》、《风灾》、《肝胆相照》、《并非讽刺裁判》、《糖醋活鱼》、《改革措施》、《华山群英》、《爸爸儿子》、《配音与方言》等数十段相声段子深受欢迎。

    当时相声已成为中国文艺领域中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达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热爱相声的程度。那个时候我曾在济南、青岛、石家庄、保定等地组织过专门的相声专场,多大的场子都是场场爆满。再比如,全国首届相声评比中,参加作品评选的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的9个军区共40个专业和业余团体。这次评比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空前的盛会,说明相声艺术已普及到了全国,多么令人欢欣鼓舞!

    电视时代:高开低走

    随着国家各行各业的锐意改革、惠民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购买力大大增强,电视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收视工具,走进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电视逐渐成了强势媒体。

    相声的电视时代可谓“高开低走,渐入低迷”。“高开”是起点高,1986年、1988年两次电视相声大赛,都取得空前的成功,李金斗、刘伟、冯巩、牛群、崔金泉、刘洪沂等都通过大赛一举成名,迅速成为受到全国广大观众喜爱的笑星。而相声创作也出现了时代气息鲜明、注重传统与创新结合、符合相声发展规律的好作品,像《武松打虎》、《包公传奇》、《五味俱全》、《亚运之最》、《笑星传奇》、《灭鼠轶事》、《劝架》等等。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家喻户晓,也为相声进入电视时代开创了最好的平台。那几年几乎所有的相声名演员在历届春晚中都有振聋发聩的作品登上荧屏。姜昆、唐杰忠、梁左这个相声界的“铁三角”创作表演的《着急》、《虎口遐想》,通过表现人物心态反映社会现象,把相声幽默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国相声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牛群、冯巩是电视相声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表演的相声,采用的是子母哏方式,热情洋溢,互动性强,成为春晚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大餐。

    但事情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电视成就了相声,但电视作为一种强势媒体,它所传播的文艺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它的视觉特性又让相声这种视听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家知道相声演员可以演小品,而小品演员却说不了相声,比如优秀的小品演员范伟、巩汉林、牛振华都是相声演员出身。小品的场地规划灵活,角色也可以是多人的,它的语言、服装、布景、道具都比相声丰富,更容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相声创作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专业队伍开始分流,一部分专业作者开始写小品、电视剧去了。部分演员急功近利,不愿意继承优良传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精益求精搞好创作,加上观众欣赏水平提高,欣赏口味多元化造成了相声作品和表演与人们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形成反差,促使相声逐步走向低谷、走向低迷。

    但是走向低迷,绝不是走向崩溃,事实上,相声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努力,包括曲艺家协会的领导和得力的措施,新的人才、新的作品还是有所出现,人们对相声春天的到来仍抱有希望。

    网络时代:多元发展

    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相声又进入了网络时代,相声的传播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相声的听和看,针对不特定的人群,现在是下载与分享的时代。新成长起来的观众,很方便地把相声装进电脑、装进移动多媒体终端,随时随地可以收听和玩味。一个段子放在网络上所有的人都可以收听。过去一段相声,一个包袱生命周期可以长达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现在是今天晚上在演出,底下一个观众用录音笔录下来,第二天放在网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听到,都可以下载。相声演员成名的速度、成名的机会都加快了,但同时相声作品的生命周期也大大缩短了。

    网络化时代,新成长起来的相声爱好者用他们的视角正在颠覆我们的审美观、审美情趣,观众对传统的歌颂型相声加以排斥,对娱乐化的相声感兴趣,逐渐在排斥相声的教育功能,过分地强调娱乐性。我认为这是一种挑战,是尽量适应它,还是对这种情况加以引导,相声人面临着决择。

    这个时代有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是相声回归剧场。远在十年前,北京、天津两地的相声名家开始酝酿和发起这件事,这是有心的从业者在迷茫的电视时代中,探索相声本源,重振相声的有益尝试。众多热爱相声的人和懂相声的人愿意付费来欣赏相声,也让我们更多的相声创作者和表演者寻找到了一个把相声引向市场化和娱乐化的新天地。

    今天,北京的“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天桥的“德云社”,天津的“众友”、“九河”、“哈哈笑”等相声艺术团体不断出现,民间化、草根化、市场化的发展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以北京的“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为例,成立5年演出258场,注重创作新作品、培养新人才,现在已创作300个新作品,推出了宋德全、王玉、李伟建、武宾、李然、付强、常亮、贾伦、连春健、甄齐、王政、赵广武等一批出色的青年相声演员。他们的口号是:“为百姓演出,为百姓创作,让老百姓高兴。”现在,除了北京、天津之外,济南、南京、上海也出现了草根性、自发性的相声组织。

    面向未来,相声艺术的传承工作需加强,很多的相声名家和学者,他们是相声艺术的活宝库,我们要下大气力,把他们的学识见解、创作表演经验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相声演员的自我修养和学习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对相声的普及工作要重视和扶植,把相声的市场化、大众化再推进一步,从舞台走向观众席,从中发现更多相声人才,培养更广泛的市场消费群体。相声市场化细分使人们的欣赏品位越来越个性化,每个演员都要学会自我设计,不要急功近利,培养观众,树立自己的表演风格。另外,要高度重视媒体的作用。比如说,电视台应培养出专业的相声导演、相声编辑等真正能够掌握电视与相声艺术之间沟通合作的人才。广播要培养地域化特别鲜明的相声节目主持人。网络媒体要去发现青年相声爱好者中的才俊,让他们成为相声的宣传者和传播者,培养专业相声经纪人,挖掘新的相声人才,组织特色鲜明的相声演出,全方位迎接相声市场化时代的到来。愿我们的相声回黄转绿,再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