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郭博先生捐赠上海历史博物馆摄影作品展选登
作者: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09-4-13 点击次数:






 

昨日的外白渡桥有着它众多的故事,记忆中产生的视觉和视角,作者用廉价的120胶卷把这座梦忆式的建筑和空间储存了下来。


  记忆中留下身边的光阴


  从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建筑学家的郭博先生从日本回国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同时也开始了其漫长的摄影生涯。
    
    50多年来,他利用节假日身背相机,顶烈日,御风雪,穿梭在申城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建筑工地……以建筑学家的眼光审视城市嬗变,捕捉城市流逝的瞬间,多角度、全景式地记录了上海半个多世纪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城市脉动的光影。
    
    郭博先生是上海城市发展辛勤的记录者,在进入21世纪后,他把目光聚焦在“城市,留下更美好的记忆”的主题上,他的许多作品成为历史记录的重要佐证。
    
    郭博先生具有高尚的品格。2008年11月,他将2万余张照片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为上海的文化事业增添了一抹亮色。
    
    此次展览择优遴选120余幅作品,分为老建筑、市井人生、消逝的民居、苏州河等板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郭博先生的摄影理念和艺术成就。
    
    今天我们回眸这些影像依然感到是那么熟悉、亲切、动人,其艺术魅力将成为这座城市历久弥新的记忆。



有一天,他发觉他熟视无睹的街道消失了,弄堂成了废墟,此时他的记忆苏醒了。



住宅历来是一种隐喻性意义的空间符号,一种隐喻着身份和价值观念的空间指向。



苏州河的水在悄悄地流淌,影像似乎在表达着它曾经的烦恼、痛苦、忧伤。



老宅气味是一种历史的形态,是循序渐进有因有果的。



母亲河上的光阴,多少上海人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变化,而变化又如此之快。



建筑师有建筑师的眷恋,摄影师有摄影师的眷恋,居民有居民的眷恋,这些带有洋气的上海民宅,有着万言难尽的街坊悲欢啊。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