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吴玉如:铁画银钩现代书法大家
作者: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发布时间:2008-9-5 点击次数:
吴玉如(1898—1982)先生生前是不接受“书法家”这顶桂冠的。与吴玉如同时代的大画家溥心畬也曾说:“若你要称我画家,不如称我书家;若你称我书家,不如称我诗人;若你称我诗人,不如称我学者。”但是,世上的事并非都能遵循个人的意愿。今天人们提起吴玉如、浦心畬,都称其为大书法家和大画家。历史上也是这样,被后人奉为书圣的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尽管是一篇传流千古的美文,但人们更看重的是《兰亭序》的书法。再如唐代的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李北海等等,哪位不是腹笥充盈的饱学之士,一生中也多有可歌可泣的功业,但终为书名所掩,后人还都是目之为书法家。这样看来,吴玉如先生也不应拒绝书法家这顶桂冠。再者说,谁让吴老先生把字写得这么美、这么好、这么精到又这么极致呢!

    在我担任吴玉如先生遗墨《吴玉如手卷精品》责编之前,天津古籍出版社曾出版过《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行书千字文》、《吴玉如临乐毅论》等多种书法字帖。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大家名家对玉如先生的评价:


    启功:“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
    赵朴初:“玉如先生书,龙腾虎卧,意态不可方拟。”
    大收藏家张伯驹:“晋唐之风,当代巨擘。”
    画家李苦禅:“玉如公书文绝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当重之宝之。”
    书法大家王遐举:“品在王内史(即王羲之)、颜真卿之间。”


    《吴玉如手卷精品》分为两册,其一写的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两篇文章;其二写的是《后汉书·皇甫规传》。收藏者是吴玉如先生的学生韩嘉祥。他说此两帖手卷是吴玉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所书,当时文化大革命正热火朝天,一切古代文学作品都被视为毒草,吴玉如先生为学生讲古文、写古文是冒着危险的。透过这两件作品,似乎也可体味出老先生当时忧心忡忡的心态。


    我曾编辑过吴玉如先生哲嗣吴小如教授的几部著作,多有接触,故而比较熟稔。这次见到他在其先尊手卷卷末题的六言诗:“展读先君手泽,宛与选化为邻。昔谓后无来者,今知前无古人。”初读此诗,觉得有过誉之嫌,我“倚小卖小”,谈了自己的看法。小如先生说:“你不妨用我父亲的字和古之大家去比较好了。”我先就明末清初的王铎、傅山两人来试比较,王、傅二人的书法固然很豁达流畅,但似乎比吴玉如少了些儒雅。与明朝的文征明、祝枝山来比较,文整饬有余而变化不足,吴比文的内涵更加丰富。祝草势绵绵而失之严谨,吴则更讲究法度。再与元朝的赵孟頫比较,赵孟頫虽然跨越朝代与唐朝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驾,与吴玉如相比较显得太大众化一些,吴比赵神采,赵比吴通俗。吴玉如很推崇唐朝的李北海,李北海的确是化而能出者,吴玉如学李北海好像又多了几分风流。最后请出《兰亭序》和二王父子杂帖来观照,会更明显看出吴玉如先生之所出。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初窥路径者的一己之见。


    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没有前贤在书法史的贡献,绝不会平地而生出一个吴玉如的。这两册手卷是吴玉如先生行草的精华,书写时吴玉如先生70岁左右,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作。无论是通篇行云流水的贯畅,还是每个单字的缜密精到,无一不入于规矩之中,具风神于蹊径之外。


    略如文艺评论家王全聚所论:吴玉如和任何帖学大家一样,都未能超越历史,成为开宗立派的人物,但将他置身于20世纪帖学大师之列,吴玉如无疑是内中之翘楚。在他创作的黄金时期,靠喝粥续命,却留下那么多珍贵的艺术瑰宝,供我们也供世代享用……(赵娜)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