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满月日,是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民俗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我国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民俗文化。
张华夏创作的“元宵文化”主题书法,由24幅作品组成,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以四尺条幅、横幅,六尺对开、斗方和六尺长幅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批作品是以书法为载体,用书法的艺术形象呈现“元宵文化”的丰厚内涵和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这批作品根据题材分了三个板块:一、元宵意象;二、元宵格言;三、元宵活动。“元宵意象”,以“灯”、“月”两字为核心,用书法行、草表意方式,创作了草书“灯”和行草“问月”、“观灯”,“月满”、“团圆”,五幅三组作品。取材由天而地,相互相应。“问月”于天,“观灯”在地;“月满”在天,“团圆”于地。形式上“灯”为榜书,其他四幅为横幅;“灯”字点题,四件横幅从“问月”到“团圆”,声韵上平仄相对,含意上前呼后应,相互之间又有严格的前后逻辑关系。表现手法上,对字型与间架结构进行了有益变革和创新,尤其难得。如:“团圆”,“团”字方,“圆”字满的结合;“问月”,“问”字形象生动与笔力遒劲的造型。可谓精心构思、用心取材,匠心独到。
第一个板块“元宵意象”,作品努力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求突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偏重于艺术创新和书法形象对内容的表现张力的挖掘;第二个板块“元宵格言”,则重在表现作品的思想性。这个板块由九件四尺横幅和两件六尺斗方组成,九件横幅作品,内容全部是张华夏自己编撰创作的“格言”,每幅八字,把国家政策、百姓生活、社会经济、农业农村与元宵习俗巧妙组合、有机结构,“红灯高挂,科学发展。”、“礼花升空,举国和谐。”、“锦绣交辉,民族复兴。”、“元夕满月,国泰民安。”、“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张灯结彩,乐业安居。”、“灯山叠韵,金碧相射。”、“天上月圆,地上挂灯。”、“情思美满,花好月圆。”把民俗与现实,传统文明与时代精神密切结合,传承历史,表现时代。旧桃新符,别具一格。配两幅斗方“与民同乐”、“天官赐福”, 取材也是由天而地,由传统而现实,借古谏今,对现实寄予了美好的祝愿与期望。
第三个板块“元宵活动”,有两件六尺对开条幅和六件六尺长幅行书组成,条幅“挂红灯”、“闹元宵”是这组作品的核心词,六件长幅分别从考证的角度记述了元宵节的含意、历史和元宵节的主要活动“吃元宵”、“放烟火”、“猜灯谜”、“闹元宵”的历史、沿革与意义。富于知识性、资料性,也是书法表现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个板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元宵意象”偏重于艺术创新,“元宵格言”表现思想内涵,“元宵活动”归纳民俗知识。三个板块作品各有侧重,又有机组合,从形式到内容结合的严谨而不失活泼,入情而又合理,是张华夏倡导的“主题书法”创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作者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