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道》引发热评——历史意志和时代人格文学呈现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吴予敏 发布时间:2008-11-26 点击次数:
张友高新作《深圳大道》诞生在奔波如梭的世纪新城,流光溢彩的青春之都,虽令人惊奇,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城市期待这样的作品已经很久了。这是一曲满怀着创造的激情和深厚的自豪,把海腥气和血汗气融为一体,在如蛎壳般尖利奇崛的历史轨迹中书写的篇章。
“深圳大道”可以被看作一条叙述线索的象征,作者用文学的表述贯穿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特定历史场景。在这个文体世界中真正的主角是这个新兴的城市,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时代的命名。这不只是一部凯歌行进的宏大叙事,更是从生命本体的抗争中所唤醒的力的旋律。和以往我们熟悉的深圳文学或新都市文学不同,这部作品开始追求全景式画卷场景,追求泼墨加干皴的笔法,追求交响和混响的效果,追求有序和无序的拼搭,总之是以一种雄浑粗粝的风格,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三条线索平行又交叉地贯穿在整部作品当中。一条是号称“赵大炮”的老军人将他最后的生命力尽数铺撒在这片土地的“杀出一条血路”的故事;一条是跨越城乡和京畿,怀抱精忠报国书生意气的陈达中大刀阔斧推进变革的故事;一条是洞悉沧桑世变将来自土地和血脉的智慧集于一身的“文老爷”和人性命运博弈的故事。作为这三条主脉的旁支,又缠绕着各类社会人物的奇崛的、悲怆的、荒谬的、癫狂的、浪漫的故事。它犹如铺展在大地上的一幅城市变迁和社会改革的壁画长卷,成为迄今为止,最接近于这片热土上灵魂炼狱情境的作品。
眼前的这部作品,写的正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行进在“深圳大道”上的历史意志。这是从困境中拼杀出来的意志,是重新构筑新天地的意志,是自我拯救和民族拯救的意志。历史意志开辟了“深圳大道”,“深圳大道”成就了历史意志。任何史诗般的文学作品,都是历史意志的反映和象征。难以遏制的把握时代脉络的激情,始终伴随着作者的叙述。
文学场景中的“深圳大道”展开了南部中国边陲之地各种角逐力量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人是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主体。人的复杂性构成了历史轨迹的斑驳和多层。人的全部行为受到观念的引导,反过来又通过行为体验和重构了观念。从另一个方面说,人的历史行为在理性的和意志的牵引中,反过来历史行为也在冥冥之中受到无意识欲望和莫名的命运的控制。在这些有客观历史要素和人的主观要素所构成的多元的复合的叠加的“平行四边形”中,才能立体地展示时代人格和历史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大道》是一部当代历史的忠实陈述,是一部特定时代人的行为和命运的相互作用的考察报告,是将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场景转化为文学象喻的符码工程,作品以貌似吊诡的表述,为读者诠释了一种真实有力,有历史深度、思想力度的文学。
友高曾经横跨影视剧和校园文学两个领域,竟能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驾驭战争传奇和青春故事两类决然不同的题材。贯穿其间的,大概是一种集豪情、激情、柔情于一身的浪漫气质。在《深圳大道》这部包含大量纪实因素的虚构作品里面,作者的浪漫气质反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洒。这里有生于斯、困于斯、发于斯的“岭南土著”,有霹雳突进、纵横捭阖的“拓荒牛”,有绝境搏杀、孤注一掷的“淘金者”,有雄图远虑、忧怀济世的“理想者”。这些人物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与作者相遇相搏,相知相问,故而使作家对之揣摩入腹,了然入心,成就了改革炼狱当中的灵魂世相的生动写照。作者善于使用碳素条一般有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性格和风貌,成为这部作品最突出的成就。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