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西湖边长出“文化大树”?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江 南 发布时间:2008-12-3 点击次数:

全国各地都在呼唤文化“软实力”之时,许多文化人物正向杭州汇集
西湖边长出“文化大树”?


  “一杯春茶,一湖春水。我这20年来,每年春天都要到杭州买茶、喝茶。杭州自古是文人集中地,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这个地方养文化人。”正在杭州停留的台湾文化名人凌峰注意到:“全国各地都在呼唤文化‘软实力’之时,很多重要艺术家、创作者正向杭州汇集。”
  吸引这些艺术家、创作者的,自然不仅是西湖山水。这个以西湖胜景闻名天下的“人间天堂”,在连年投巨资修复自然生态的同时,也未放弃对“文化生态”的修复和滋养,朝着构筑“文化人天堂”的方向作出种种努力。
  “杭州女婿”韩美林曾不止一次表示,后半辈子愿在杭州度过,杭州植物园、西湖湖畔,先后为这位艺术家兴建了韩美林艺术馆、天书楼,艺术家本人捐出超过3000件艺术作品;喜爱杭州、书写杭州的余秋雨、陈祖芬,和韩美林一起,欣然接受了“西湖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出生于杭州、成名于北京的浙籍作家余华,也在2005年“回归”杭州,成为杭州市文联一名专业作家;尚未完工的西溪文化创意园,有意向在这里开工作室的文化名人就可以排一张长长的名单:刘恒、邹静之、赖声川、杨澜等等。
  今年10月正式调动到杭州市文联的作家麦家,是又一位向杭州汇集的“重量级”文化人物。
  麦家“转会”杭州
  “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我犹豫了很久。但绝不是为了房子而来杭州。主要原因是一个城市待久了,想换一个城市环境,这对创作有好处。”11月26日,记者在杭州良渚采访作家麦家。他开始习惯被人称作“杭州作家”。
  从10月底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领奖后,麦家几乎都待在杭州,落实处理各种事情,或以杭州为出发、返回的“原点”。此次在良渚,受邀在一年一度的“杭州市文艺骨干培训班”上讲课,是他作为“杭州作家”正式亮相。
  “精神上的漂泊,对作家有好处。”麦家说,从17岁离开家乡富阳,一直在漂泊,军旅生涯辗转七个省市,转业后定居成都十余年。“成都很好,但我想换一个城市环境,结识新的朋友,接受新的刺激。我一直希望在创作上转型,不想在原来的领域重复。”
  近年间麦家来往杭州,这个城市对文化的高度重视、给文化人搭就的宽阔舞台,深深打动了他,最终促使他下决心举家迁来杭州。
  作为全国有名的高房价城市,杭州为麦家到来解除后顾之忧的最实在举措,是为他备下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这套位于市中心、运河畔,位置绝佳的住房,因属经济适用房,麦家作为引进人才可享受的住房补贴,差不多可支付购房费用。此外,虽未正式签约,西溪文化创意园内也有一栋“文化别墅”,今后将低租金甚至免租金提供给麦家作工作室。
  在杭州当文化人,是幸福的。虽非外界传言中“价值500万元”的房子、别墅,但杭州为麦家等文化名人、文艺人才提供的条件,确实一直不乏“大手笔”,一系列政策的“含金量”国内少有。
  杭州市一位负责人表示,杭州一次就拿出100多套市中心的住房,分配给宣传文化系统,这样的条件是“一般杭州老百姓企望不及”的。除西溪湿地附近的西溪文化创意园将建50套“名人名居”景观别墅外,余杭、萧山白马湖等地还会有150套房子,专门为国际国内著名作家、艺术家、创意家提供创作、交流、休憩的场所。
  修复“文化生态”
  文化,历来是杭州引以为傲的资源。只一个西子湖,就凝结了千百年来文人的钟情和向往。或许别处不乏清丽山水,但也只有西湖,才折射了那么深的文化精髓、映照了那么多的文化趣味。
  浙籍大师,更是近现代以来文化史绕不过的话题,鲁迅、周作人、茅盾、郁达夫,吴昌硕、潘天寿、沙孟海……生长、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文化大师,能够组成一份长得惊人、沉甸甸的名单。
  而近年杭州文坛、文艺界的“温吞”表现,是无论政府官员或文艺界人士,都不讳言的状况。
  “不乏地方性的名作家,但一直缺少具备全国影响力的。那么多年,得到公认的也就是余华这‘半个’浙江知名作家。”一位杭州本地作家说。
  “做文化的人很多,但真正拿得出来、评价高的作品并不多。”杭州市一位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说,近年杭州经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各项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众口赞誉,但是,文艺创作并没有“走在前列”。
  近几年,杭州市的决策者不止一次地表示:自然生态要修复,人文生态更要修复;“投资者天堂”很重要,“文化人天堂”更为看重。
  文化繁荣、创作繁荣,都要依靠人才。为了奖励优秀文艺人才,杭州市2006年拿出了500万元;2007年,文化专项经费达到2000万元之巨。今年9月,杭州市又专门制定了一项“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将每年用于青年文艺家发现、培养、引进的专项经费,定在3000万元。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在杭州市人才引进专项经费中列支的文艺家引进安家费等经费。获国家级文艺大奖的,杭州市按照奖项奖金的六到十倍予以重奖。此外,每年至少拿出100套突出贡献人才专项用房,解决文艺人才住房问题,也写入了这项计划。为了能成为吸引文化名人、艺术人才的“文化高地”,杭州采取“一人一策”的办法,涉及户籍、编制、职称、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之道。
  这项“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将目标定为“经过3至5年努力”,力求使杭州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组建一支杭州青年文艺家“军团”。
  一位外地作家评论说,杭州地理位置就在上海的“眼皮底下”,发展怎样定位很考验智慧。“抢”国际地位是抢不过的,而杭州历史上就曾是文化人云集、文人辈出的地方,如今构筑“文化人天堂”,与城市历史脉络是相通的,给杭州城市贴上文化的“标签”,非常贴切。
  文化不能急功近利
  一些被引进杭州的文艺人才,经过文化环境“服水土”之后,逐渐开始绽放艺术活力。
  没有高学历、曾经“漂”在上海的青年编剧余青峰,2006年被“不拘一格”引进杭州。成为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编剧后,他在杭州的首部作品越剧《李清照》,就摘得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锡剧《江南雨》获中国戏剧节剧目大奖。
  “杭州丰润的历史底蕴给我以酣畅灵感,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给我以悠闲情怀,杭州宽松的艺术环境给我以自由心态,杭州现代的品质生活给我以新鲜空气。” 余青峰说,在杭州,创作灵感好像自己会往外“冒”。
  当然,引进文化名人、文艺人才的效应,不可能简单地以得奖多少来度量。
  “文化对城市的贡献和影响,需要有个时间过程来消化”,一位文化官员说,“文化艺术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影响、对人的影响,向来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很难测定和测算。这种影响力是看不到的,但又是根深蒂固、相当长久的。”
  虽然定下了“3至5年”的目标,但杭州市也在尽力避免太过功利的考量。毕竟,文化本非急功近利事,真正优秀的文艺人才、文艺创作不可能“急火猛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规则不属于文学艺术。
  杭州市表示,对于愿来杭定居、居留的文化名人,不会有每年住满多长时间之类硬性要求,因为文艺家需要充分的创作空间,需要走出去交流、采风;也不会要求这些大师级的作家、文化人为杭州创作“应景”的作品,只是希望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获得体验和感悟,有感而发。引进文化名人,也要讲究文化条件的契合,“比如说杭州就不可能引进贾平凹,他也不会来”。
  有文艺界人士认为,文学艺术有自身规律,引进文化名人对于改善“文化生态”的作用,不应夸大。政府鼓励文艺创作繁荣,采购更多、更丰富的文艺公共产品提供给市民,是多方共赢的好事;而文艺家成才、成名、出作品,尤其是像文学创作这样的“个体劳动”,个人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政府层面的努力只在其次。
  “文艺创作纯粹属于个人兴趣爱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杭州市的文化官员认为,在遵从文艺规律的同时,政府层面并非没有可作的努力。包括“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在内,杭州市一直在作这方面的探索。“即使短期看不到利益,文化建设仍需政府倡导、引导,提供一片文化沃土。”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