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收藏古瓷香炉专著《日照香炉》出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14 点击次数:









中国考古界泰斗宿白先生题写书名
收藏古瓷香炉专著《日照香炉》出版


  上海田野考古作家钱汉东用11年时间撰写的《日照香炉——中华古瓷香炉文化记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为上海社科重点图书。这是他继《人间瓷话》《寻访中华名窑》之后的又一部研究古瓷的学术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用散文形式撰写的中华香炉文化为主题的著作。中国考古界泰斗宿白先生为此书题写书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先生、中国古陶瓷学名誉会长朱伯谦先生写序,给予较高的评价。     
  《日照香炉——中华古瓷香炉文化记忆》共20万字,图片400余张,书中收录的135尊香炉和器物全部出自作者的藏品,从良渚文化黑陶鼎到明清瓷炉,跨度四千年,回答了中国陶瓷器香炉的起源,它的型体的演绎变化及生产各式香炉的窑址等现状,以及香炉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它填补了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作者结合长年累月田野考古的所见所闻所感,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具体器型窑口的介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涉及窑口有越窑、洪州窑、邢窑、寿州窑、邛窑、唐三彩窑、淄博窑、潮州窑、汝窑、钧窑、定窑、耀州窑、龙泉窑、临汝窑、湖田窑、吉州窑、介休窑、浑源窑、鲁山窑、磁州窑、鹤壁窑、赣州窑、玉溪窑、德化窑、漳州窑、景德镇窑和石湾窑等各大窑场生产的各代香炉,是收藏鉴赏研究古瓷香炉文化重要的资料。      
  钱汉东现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读写》杂志社社长、主编、编审、《文汇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上海市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钱镠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等,专著《寻访中华名窑》,是我国第一部用散文形式撰写的古窑遗址的田野考察报告。2006年1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作家协会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为《寻访中华名窑》举办作品研讨会。此书2005年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推荐为上海读书活动用书、荣获2005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2008年中国冰心散文奖。 


《日照香炉》序言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徐苹芳 


  钱汉东先生继《人间瓷话》和《寻访中华名窑》之后,又完成了《日照香炉——中华古瓷香炉文化记忆》的新作。《人间瓷话》是关于古瓷的通议。《寻访中华名窑》是钱先生考察古代窑址的田野调查纪实。一个业余爱好者走过的古代窑址,比我这个专业工作者都多,他这种执著追求高雅文化的精神,令人钦佩。《日照香炉》与前两书不同,是他的研究深入到古瓷的某一个方面的专题之作,他选定了瓷香炉。香炉是人们为改善起居空气环境,燃烧香料用的一种器皿,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从金属香炉、陶质香炉到瓷器香炉的出现,反映了汉魏以来熏香习俗和方式的转换,也导致金属香炉和陶瓷香炉的形态的演变。这是一个极具社会历史情趣的话题,钱先生的选择,很富人情味。    
  熏香始于公元前三至五世纪的东周战国时期,燃香之具曰熏炉或香炉。西汉在上层社会阶层中流行熏香,当时还用来清洁衣服。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三五?女史执香炉条引《汉官典识》云:      
  “汉尚书郎给端正侍女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燻,从入台中,给使护衣服。”     
  这种可执的香炉实物在考古中已有发现,是在炉侧装一个可执的把柄。带有提梁的香炉可携带行走,称为行炉。还有专熏床被的香炉。当然,最普遍的仍是为改善室内空气的盒形、豆形、奁形香炉,特别是下有托盘的博山炉最为华贵。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又引咏香炉古诗曰:      
  “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崔嵬像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连。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燃其中,青烟飏其间。顺风入君怀,四座莫不欢。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是西汉最华贵的博山炉,它与上引古诗中描述的形象符合。早期香炉是生活器皿,与祭祀无关。它的器形与原为烹饪器后为礼器的鼎也无任何直接联系。魏晋南北朝以后,佛教盛行。佛教仪轨中把香、花、灯烛、宝幢、幡盖视为佛前必备的供养之物,供香必有香炉。寺庙中几乎离不开香供,佛教石窟造像壁画和单体造像碑中佛堂主像几案之前,正中必有博山炉。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0?服饰部下?香炉条引南朝梁孝元帝萧绎《香炉铭》曰:      
   “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秾时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苏合香是当时最流行的香料,它是从南亚输入的。南方各地要比中原北方多用熏香,固然有气候的因素,货源充足也是必备条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广州发掘的四百多座汉墓中,有四分之一的墓中出土铜或陶质的香炉。    
  萧绎把烟云袅绕的苏合香,比作慈悲的佛法,藉宗教的力量将熏香风俗推向社会。瓷香炉的应用,加速了熏香普及化的过程。瓷香炉虽然很难模仿金属博山炉的华丽纤细的造型,但它产量大,造价低,特别适应宋元以后佛教世俗化的发展,解决了庶民家庭也要烧香礼拜的需求。焚烧方式和香型的改变,导致了香炉造型的变化。原来一直是在炉中直接焚烧香料本体,熏香普及化以后,则从本体香料改制为合成香料,先将香料研磨成细末,再掺合淀粉和其他有关药物,以炼蜜抟成弹丸或饼子,或用模子脱成花样。还有作成线型香者,多在寺院或祠堂内使用。线型香的使用要求炉口上方要有一定的空间,必须去掉炉盖,炉体随之改为敞口的鬲、盆或鼎形,与祭祀有关的香炉则纳入“五供”的香炉形态,专门焚烧线型香。贵族或士大夫阶层在居室所用的瓷香炉,也用鬲、盆或鼎形,釉以白、青为主,不失淡雅之气。炉内先放用茄子秸烧成的灰,灰中浅埋透烧过的香炭饼,炭饼上放银或玉(云母)质隔火,宋代隔火多用银,称为银叶。叶上置香料饼丸,叶下的热量,使香味舒缓地散发,而无烟气,焚香的技艺达到一个更高境界。  
  我认识钱汉东先生在上个世纪末。他是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资深记者和编辑,擅长写作,以文笔清新隽永著称,《人间瓷话》和《寻访中华名窑》可为例证;他还写了一笔好字,洒脱俊秀,堪称书法家。我认为他是一位极富中华文化传统的文化人,从他去年发起在浙江龙泉为我国著名的陶瓷考古的先驱学者陈万里先生竖铜像之举,可以看出,只有像他这样的有资历和胸怀的文化人才能完成此事。
  今春,《日照香炉——中华古瓷香炉文化记忆》一书即将付梓,汉东先生寄来目录和摘要,嘱我作序。只能就我所知古代香炉的历史,略陈管见,妄充序言而已。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