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掀读书界热话 “小说不等于现实”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2009-4-9 点击次数:
出版不足一月,张爱玲遗作《小团圆》已在华人读书界掀起热话——文学的、八卦的、历史的甚至版权法的争论。而作为《小团圆》开头几章发生地的香港,却稍微有些沉寂,但书店里的销售数字(早成冠军)证明了闷骚型的香港读者都在默默阅读中,只是满腔话并未说出。
可能是感觉到这股暗潮,日前,张爱玲的母校香港大学继举办《小团圆》首发式和接受捐款设立“张爱玲纪念奖学金”后,再与香港名刊《亚洲周刊》合作举办了“停不了的‘张’力:从《小团圆》再看张爱玲”文化论坛,邀来陈子善、南方朔和李欧梵三位学者讲座,让众多张迷大大见识了一下“骨灰级张迷”的功力。
特约记者 曹疏影 发自香港
陈子善 小说不等于现实
在《亚洲周刊》主编邱立本的主持下,陈子善率先发言,他主要厘定《小团圆》究竟是一本小说化的自传还是一本自传式小说。他先行揭秘,点出了大多数小说人物在现实中的对应者,他说《小团圆》要依索隐派思路的话,可归为“影射小说”,但必须指出小说人物不等于现实人物。他举两例说明:一是张爱玲与周瘦鹃的关系,《小团圆》与周瘦鹃自述颇为不同,可见《小团圆》中周与姑姑的化身(“汤孤鹜”和“楚娣”)均是张爱玲的艺术加工,而周瘦鹃的描述更让人信服。二是书中提到中国名著均采原名,惟写《孽海花》时写成《清夜录》,但在《对照记》中则自说自话,可见张爱玲谈论自己的家事时又不想完全暴露。陈子善得出的结论是:《小团圆》毕竟是一部小说,以《小团圆》里的情节来考证历史未必可靠,除了文学作品里的渲染,还有作家的主观使然。
南方朔 少有的自白小说
台北来的评论家南方朔回忆了年少时读张的经历,他坦言因为偏爱张,所以厌恶胡兰成。他认为胡兰成文章有种特别的问题,“现世安好”等词他越用越熟练,就形成了胡腔及其在台湾地区的流行。南方朔直斥:“胡腔是妖腔!”他认为《小团圆》中张爱玲对胡腔的评价“令人憎笑”可以作为以后评价“胡腔”的指标。
回到小说本身,南方朔肯定《小团圆》是中国少有的confession(自白)小说,一个人掏心掏肺,是少见的近代作者对自己任何事都直白写出,所以有开创性,虽然今天这种写法已经很多。他认为可以从张爱玲开始开创中国的“作者研究”,不仅了解作家的好事,也了解他的坏事,以解释作家的心理、思维等各方面。了解作家越多,也包括其很多不堪的事情,只会更看到这个作家的伟大,正如张爱玲的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李欧梵 自闭式自省风格
香港的李欧梵首先回忆了他与张爱玲在香港见面的两三个小时,细节现在已不记得,但在台下读者的追问下他透露了一个细节:李欧梵去旅馆接张爱玲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途中张爱玲突然停下脚步,对他说“你看那树叶多好”。他同意南方朔的观点:不可把张爱玲捧为完美的偶像,而要作开创式的批评。所以他也直言他觉得《小团圆》的不足之处,就是其技巧太有限制——人们所了解的张爱玲的技巧,到这里已经停止发展了。
李欧梵提出了“张爱玲的晚期风格是什么”这一问题——“晚期风格”是萨义德的提法,李认为张爱玲的风格属于“自闭式的自省风格”,这既指她晚年真的与尘世隔离,也指她把自己的过去不停地反复写出来,以各种方式写,甚至自言自语。
李欧梵同意《小团圆》是自白自传小说,但小说又要把人物与真实拉开距离,他认为距离还拉得不够。从叙述学角度看,这种叙事方式是张爱玲独有的,文中存在一个讲故事的“世故的声音”。这个声音既是冷眼旁观,又是审视,其角度大部分是悲悯的,张爱玲在二三十岁时就是悲悯的——但这个声音在张爱玲到美国之后到哪里去了?张爱玲后期的小说包括《小团圆》中都看不到。
他找到原因之一可能是张爱玲后来看的书都是在美国比较流行的东西,她不看乔伊斯和卡夫卡,但喜欢毛姆。张爱玲晚年看的多是二流作品。她日益自闭于斗室,大可以从这里反思中国名作家到了异乡之后都有的感受,但对这一问题,张爱玲交的是白卷。李欧梵引用学者周蕾用“阻碍后的自恋”来形容张这一状态:张爱玲对当时美国的风俗、社会、人群,以及对在美国的台湾人和香港人都完全不理解。她在故意的自闭方式中完全写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她的母亲和胡兰成。
李欧梵是香港看过张爱玲另一部遗著、用英文写的小说《Book of Change(易经)》手稿的少数几个人,他认为《Book of Change》比《小团圆》更好,更得心应手。
从出版社找李欧梵看稿这一行为看,《Book of Change》一书的翻译面世或也指日可待?若是,正如会议名称所言:这“张力”或许是永远停不了了。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