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那一段昭示四面八方的历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5-22 点击次数:







徐贵祥的新作《四面八方》是一部内蕴较为丰厚的小说,作品自始至终都闪现着一隐一显两条主线。明线是被称为“四条蚂蚱”的四位主人公:肖卓然、程先学、汪亦适、郑霍山在大时代中的命运遭际;暗线是作品中所有人物对美好生活苦苦追求的理想和心愿。加之作品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于是构成了一段皖西人追求健康文明生活的历史。这段历史中承载着亘古以来的许多主题:梦想、追求、命运、爱情、悲伤、快乐,等等。
  小说一开始就把我们拉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皖西城。兵临城下,人心惶乱,但国民党陆军江淮医科学校的预干一队学员队长肖卓然却成竹在胸、从容镇静,令人觉其不可思议。读至此,再看《四面八方》的书名,以为又是一部军事题材作品。此前,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特务连》等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然而,意外的是,《四面八方》中虽写到了两次大的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笔墨却不多,他只是把战争作为一种对人物来说不可或缺的背景,接下来,作者没有写战争情形,而是着力展示四位主人公在战争中的转蓬般的命运。
  在徐贵祥笔下,人物命运总是带有极强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几乎是徐贵祥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四位人物被皖西医药大亨舒南城称作一条绳子上的“四条蚂蚱”,维系着他们的绳索,就是舒南城所渴望的民族医药事业。此四个人本质上的差别也不大,都是勤奋苦读之人。而且巧合的是,他们心仪的女性也是同一个人,即舒南城之女舒云舒。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甚至有着天壤之别。肖卓然似乎比较幸运,他没有为解放皖西城作出多大贡献,但早早就是解放军中人了,新政权成立他便成了党支部委员兼文化教员。
  小说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汪亦适。他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学业一直优秀,他之所以投奔解放军,一是因为不满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更是因为他收到了他心仪的女子舒云舒的信。他有一个天真的想法,想让“四条蚂蚱”一起去拜会舒云舒,“那简直就是给舒云舒献上一份天大的厚礼,那比程先觉的八百封情书分量都要重哦”。他果然行动起来,首先劝说程先觉,认为劝说肖卓然不是他力所能及,又去劝说郑霍山,可就在这一过程中,阴差阳错地,他被解放军当俘虏给抓了起来。一个劝说他人投奔解放军的人却成了“反动”的俘虏,岂不冤哉。汪亦适不服气,他的大半生都在为自己澄清,由于郑霍山不承认汪亦适没有及时赶到风雨桥头是因为劝说自己所致,他总是澄清不了。在肖卓然和舒云舒的帮助下,他总算从俘虏行列中走了出来,成了一位投诚者。这在汪亦适,仍然是不能接受的。更具悲剧性的还是,汪亦适对于自己不幸命运的无休止的反抗及其毫无结果。程先觉也带着一种戏剧性,他在迷迷糊糊中间加入到了起义的行列,所以,他在起义后还张口结舌地问:“我这就……就算……起义啦?”作者正是在个人命运的差异上,展现出时代变迁的不可阻挡性和人物的命运的不可意料性。
  事实上,《四面八方》的暗线才是作品真正命意所在。它表现为所有主要人物对美好、健康、文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老革命丁范生最能体现这个层面的意义。他参加过无数次革命战争,为了革命不惜随时献出生命。他身上也有许多缺点,他认为只要有革命热情,就能干成任何事,而不考虑客观条件限制。他对肖卓然忽而支持,忽而反对。革命胜利后,他抹上了雪花膏,在医院办起了军官俱乐部,以便晚上跳舞。小说中有一个关于皮鞋的细节令人难忘:丁范生的脚前部过大,穿上多大号的皮鞋都不合适,为了让自己能够穿皮鞋,他竟然要汪亦适为他的脚做手术,但遭到拒绝。后来因为穿皮鞋弄破了脚而感染了,他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只是让程先觉治疗,表面上治好了,实际上导致了内风湿。他原本要完成一个宏愿——为皖西人民修建一座康民大厦,终于没有完成。在他即将离开人世时,肖卓然代为实现了他的夙愿,他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让我等了这么久?我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并慨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不能再走弯路了。天地之间有杆秤,秤星就是老百姓,满天的星星都在看着我们啊!” 所有的细节都有隐喻,那双丁范生怎么也不合适的皮鞋,不仅仅是皮鞋,还有对新秩序的不适应。康民大厦也不仅仅是一座物质意义上的大楼,它凝聚着几代人心血,象征着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