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胡殷红:郭文斌和他的“安详”哲学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6-1 点击次数:
郭文斌的短篇小说写得特好,尤其是他那篇《吉祥如意》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以后,再琢磨从西海固走出来的这个作家群体,真觉得他们的作品难能可贵。他们在“穷山”坳里,连“恶水”都贫乏的地界儿,却以“温情脉脉”地表述着他们的信仰与虔诚而著名。郭文斌是这批中青年作家中的一位:高频率地谦虚着,很低调地活跃着,坚韧地创作着。和郭文斌接触得年头长了,觉得他的小说字字句句浸润着“安静祥和”,他这个人看上去“无声无息”,却像个能掐会算的“大仙儿”,就连刮风下雨的事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四川地震后他在银川策划一场大型悼念诗会,当天中午狂风大作,派出去买焟烛的同志说焟烛就不用买了吧?肯定没法点。郭文斌说,晚上风肯定会停的,买吧。谁想晚上风果然停了。我在网上看到他点燃烛阵的照片,心想这小子肯定是求神问卜了。几个月后,郭文斌策划银川第一场赏月诗会,那天中午就开始下大雨,很多人都提出晚会改期。郭文斌说,到时雨会停的。结果不但雨停了,而且明月高悬。
  郭文斌经常组织各类活动,次数多了我就“挤兑”他:作家改演说家了?据我所知,郭文斌“疯”了似地到处演讲传播他的“安详主义”。他能顶着三十多度高温对着同学们喋喋不休一口水不喝,他常常把一个小时的课“拖堂”到四个课时。别看郭文斌平时羞涩得不像个爷们儿,但一上讲台就像换一个人了。
  今年春节,郭文斌的散文《“大年”是一出中国文化的全本戏》在《光明日报》发表,迅速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我在百度上看到后才知道,这篇文章被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批示有关方面做成贺卡让全省厅级以上干部阅读,以营造那种“祥和”的生活环境。没多久,他客串主持并解说的十集电视节目《我们的节日——春节》开播,我打电话给他:看来你一篇不足2500字的文章和一套节目,能引起那么多普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审视,也算你游说推广“安详主义”的业绩吧。
  郭文斌有家有室,但他却在银川过了五年的光棍日子,妻子至今还没调进城。知情人都知道他为同事家属的调动、孩子的上学,不断地给组织和朋友添麻烦,为别人的事脸皮厚着呢,轮到自己他“歇菜”了。
  他的同事告诉我,他当银川市文联主席几年来,从未和同事红过脸。他的“安详主义”导致他和相关部门关系好得一塌糊涂。我说,你能高票当选感动宁夏十大人物,还真得益于你的一团和气啊。
  郭文斌的性格也有挺强势的一面。一次他随中国作协代表团出国,有一外国学者频频向代表团发难,提一些有关民族问题的话题。郭文斌居然挺身而出,给予非常有力的回击。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场面之下他又与那位发难者“握手言和”,离别时还互相拥抱: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郭文斌在宁夏挺有名的,身为《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拉个广告不难,但有人主动上门,郭文斌都不干。可以想象,在没有赞助商支持的情况下,在宁夏要把双月刊改为月刊,把稿费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有多难。为此,他本人从不拿一分钱编辑费。
  张贤亮去年出了新作,请郭文斌给他写序。我说,老郭同志,这么多年,我认为你干的最牛的一件事就是给张贤亮作序。
  得鲁奖那会儿,他的发言稿写到一万多字,深情款款地提到一百多位在不同时期帮过他的人,拿出了“做鬼也不会忘记你”的实诚劲儿,大有感谢人家“八辈祖宗”的味道。我每次采访郭文斌,他必先说一堆感恩的话,似乎那些奖不是自己得的,而是领导和同事帮他得的,似乎《吉祥如意》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从生他养他的那块土地上自动生成的。
  我注意到郭文斌的一些生活细节,每当用餐,匆忙中掉在桌子上的米粒他从来拾起吃掉,碟子里从来不剩菜,而且吃素。这一切是我读到他的散文《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才知道孔子是怎样影响着他的一言一行。郭文斌说,当一个人内心存有安详,仅仅从一餐一饮、半丝半缕中,就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否则,即使他拥有世界,也可能和幸福无缘。我敢说,这是郭文斌关于生命最为重要的体会和发现,也是关于“安详”的秘诀。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