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输出的图书版权从811种上升至2571种,增幅高达217%,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从15比1逐步缩小至4比1。这些数字令人鼓舞。 但是,透过数字分析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结构,结论就不那么乐观了。以2007年为例,我国共引进图书版权10255种,输出2571种,所引进的图书主要是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和流行文学,其中70%左右从美、英、德、法、日等国进口;所输出的图书主要是传统文化、传统医学、旅游风光和汉语教材,主要输出对象是港澳台、新加坡、韩国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巨大、有大批华人聚居的地区和国家。能够进入欧美主流社会的中国图书少而又少,中国主题图书在发达国家的市场通常都在1%以下。在世界最大的图书销售网站亚马逊上搜索,就会发现绝大部分有关中国的图书都是西方人写的,由中国作家撰写的作品寥寥无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上有将近1/5的销售码洋来自引进版图书,国外畅销书几乎可以同步在国内面市。 这种现状是中西出版产业实力差距的反映,它提示我们:图书“走出去”不能仅仅满足于绝对数量的增长,更应考虑实际效果。如何使中国图书——尤其是那些反映当代中国的优秀作品——进入西方主流文化圈,是下一步“走出去”工作应该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除了文化差异、阅读取向、语言翻译等之外,制约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适销对路的精品图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的570多家出版社中有90%曾经引进过国外的图书版权,但是能够持续输出版权的却不到10%。对于大多数出版社而言,不是不想“走出去”,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出版社自身薄弱的原创能力,不足以支撑它们“走出去”。出版业是一个非常强调资源积累的行业,欧美大型出版机构制作精美、成系列、成品牌、有特色的精品图书,已经成为其在市场上攻城掠地的利器。因此,精心耕耘国内市场、不断积累出版资源,“练好内功”是“走出去”的先决条件。在中国出版社整体转企改制进入新阶段的今天,如何打破画地为牢、条块分割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增强出版业的实力,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其次,图书“走出去”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要重视发挥民间团体的优势,由相关学术机构、出版单位等民间组织设立出版基金,补贴翻译、发行中国图书。民间机构接近图书市场,熟悉国外读者的阅读口味和习惯,有的放矢,可以避免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经济发展迅猛、消费人口庞大……这一切都为中国本土出版产业的勃兴与壮大提供了最佳土壤。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更加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中国出版业诞生世界级的巨人绝非梦想。到那一天,包括中国图书在内的中国文化将不必谈“走出去”,因为自然有人蜂拥而至把中国文化“请出去”。(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