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鱼灯舞舞出丰登舞出喜乐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3 点击次数:
虽说沙头角的鱼灯舞在今年6月份才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在这之前对于它的抢救保护之路已经牵动了深圳人的心——三百多年来几番周折,这种喜迎新年的风俗几近失传,经过各级努力,现在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重新振兴并广为人知。昨日,当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亲手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头角鱼灯舞”牌匾授给传承人代表吴天其时,人们仿佛看到一条巨大的鲤鱼越过龙门,一面飘扬一面高歌。

  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他们介绍沙头角鱼灯舞的前世今生。


  300年经历生死轮回


  今年6月14日,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圳市有两个项目——“沙头角鱼灯舞”和“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入选。这是深圳“非遗”第一次入选国家级名录,“沙头角鱼灯舞”更是成为深圳市唯一的第一批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类项目。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有着300年历史的传统舞蹈曾一度出现过停滞,甚至濒于消亡。


  鱼灯舞起源于沙栏吓村,在客家话中,“鱼”与“吴”谐音,因此这项艺术对于吴氏村民有着独特含义。沙栏吓村的村长吴天其向记者介绍了渔灯舞的起源和曲折的发展。在数百年前的沙头角沿海地区,海盗横行,渔民出海捕鱼常遭寇盗劫掠,然而朝廷无能,难平寇祸,使得当地民不聊生。渔民苦不堪言,只能听天由命。后来为了表示对海盗恶行的抗议,人们以海洋中各种鱼类形象创造出渔灯舞的故事,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对海盗恶行的控诉,企盼妈祖“降福施恩”。因此,最初的渔灯舞是人民乞求世间公义的象征。


  随着社会进步,这种寄意逐渐淡化,到后来更以舞鱼灯的形式来表现“吉庆有余(鱼)”和丰收的喜悦。此后因为战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种艺术的发展停滞了十几年,解放后才重新浮出水面。


  文革之后,渔灯舞这一持续几百年的民间艺术中断了四十余年,面临失传的危机,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近年来有识之士们对此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和整理工作,通过整理和排练后,基本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30年抢救性保护成果颇丰


  有人说,今天的鱼灯舞不是“游”在海水里,而是“游”在汗水里,因为鱼灯舞能成为“国字号”,与近年来各级领导、专家的辛勤努力分不开。早在1978年,当时的宝安县文化馆就派出舞蹈、美术专干到沙头角调查、挖掘“鱼灯舞”。到1986年,沙头角管理区文化部门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成立盐田区以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专职普查员,全部街道办也成立相应保护机构。自此,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区文化部门和沙头角街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投入了很大精力,通过走访老艺人,重新收集整理鱼灯舞资料,并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挖掘,编排了少儿版、舞台版、广场版的鱼灯舞系列展示形式,为传承和弘扬鱼灯舞做了大量工作。


  2003年沙头角街道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沙栏吓村,对鱼灯舞的挖掘和保护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沙栏吓村重组队伍排练鱼灯舞。参加排练的村民,有的在香港上班,有的远赴英国,但是每逢鱼灯舞有重大演出时,他们都不远万里返乡演出,牺牲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在这样众志成城的努力下,鱼灯舞才能在日益璀璨的城市灯光中依然燃烧着一束温暖人心的火苗。


  深港情感的特殊纽带


  鱼灯舞在已经濒临失传的危机时刻,所幸经过文保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终于在近年来重放光彩,同时,鱼灯舞更加受到深港两地乡亲的喜爱,并成为两地诸多交流联谊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节目。


  在前不久奥运会香港分赛场举办的马术比赛中,沙头角鱼灯舞应香港北区民政事务署的邀请,赴港助兴添彩。由于当日香港巡游的定点表演时间为5分钟以内,为此,鱼灯舞的表演直接上演最精彩的群鱼赶跑霸王鱼的部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精彩的部分呈现给香港观众。吴天其自豪地说:“这是深圳唯一获邀的表演团队。”


  虽然声名显赫,但喜忧参半。后继无人、青黄不接都是困扰吴天其的“心病”。但他很欣慰地告诉记者,今年7月中旬,鱼灯舞吸引了香港新界山咀公立学校240多名小学生们前来参观学习,其中有80余名小学生希望学习鱼灯舞的表演。“这是第一批香港学生来参观他们的鱼灯舞。”吴天其自豪地说,“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只要有意愿学习的人,我们都愿意免费开班授课。”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