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喜看“周口文化现象”
作者: 来源:周口日报 发布时间:2010-9-13 点击次数:
在5月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市“周末一元剧场”荣获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周末一元剧场”是我市精心创办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市民每周五只花一元钱,就可在我市最高档的剧场欣赏高品位的戏曲、歌舞等节目。“周末一元剧场”的成功创办,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

    “周末一元剧场”开办以来,一部部文艺精品从这里产生,一批批文艺新秀在这里展露才华,登上大舞台。在2008年第十一届全省戏剧大赛中,我市从“周末一元剧场”精品节目库中选送的《都市长虹》、《云锦人家》双双荣获大赛最高奖——“文华奖”,《都市长虹》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又作为我省代表剧目之一进京汇报演出。在2009年第十届全省音乐舞蹈大赛和第十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的金奖作品中,民间舞蹈《担经挑》、唢呐演奏《黄土情》、小品《卖玫瑰花的老人》、小戏《洞房》等11部作品均是“周末一元剧场”的常演剧目。去年以来,“周末一元剧场”演员穆瑞、李明、赵艳琳等8位文化志愿者相继登上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舞台,其中青年演员穆瑞还走进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表演技能赢得了现场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喝彩。“周末一元剧场”带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局面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被省文化厅领导和文化界专家称为“周口文化现象”。

    让我们来看一看魅力十足的“周口文化现象”。“周末一元剧场”、“市民文化大讲堂”、“欢乐周口”广场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小戏小品大赛”、“音乐舞蹈大赛”、“少儿文化艺术节”、“戏剧精品工程”等品牌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周口的小戏小品在河南省第九届小戏小品大赛中,参赛10个节目,7个荣获金奖,因参赛节目众多,河南省文化厅为周口的参赛节目安排了惟一的一个专场,并获得全省惟一一个“优秀组织奖”。作为“周口文化现象”之一的音乐舞蹈比赛类节目,在2009年河南省第十届音乐舞蹈大赛中,周口组织了一个专场演出,选送的民间舞蹈《担经挑》和唢呐演奏《黄土情》等作品获得4项大奖。少儿书法方面,在2007年至2009年河南省少儿艺术节中,我市组织的少儿书法作品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金奖数达到128个,是获得金奖数最多的代表队。周口的文化广场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连续组织广场系列文化活动200多场,节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截至目前,我市已经申报成功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22 个。今年3月,结合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现状,与省文化厅联合在淮阳组织了全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08年,我市组织了高规格、大规模、高水准的第三届河南省合唱节,来自全省13个城市的51支合唱团队进行了紧张的竞赛。以上这些,充分反映了周口作为一个文化大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内蕴,也充分展示了周口文化的软实力和良好形象。

    “周口文化现象”的出现,自然与周口这个文化大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但是,更与市委、市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本地文化资源的重视和挖掘密不可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发展和繁荣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08年2月22日,市委书记毛超峰在市直宣传系统调研时强调,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市文化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研。经过反复论证,2008年初,市文化局党组决定,以周口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解决群众看戏难、看戏贵为切入点,开办“周末一元剧场”,让群众每个周末只花一元钱,就能欣赏到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演出。目前,我市的公益文化系列活动,如“周末一元剧场”、“市民文化大讲堂”、“欢乐周口”广场文化活动等文化品牌和文化现象在全省、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工作中,各级文化部门坚持创新、求效两个原则和“政府管文化、社会办文化”的基本工作思路,在牢牢把握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下,一方面集聚社会力量办文化,一方面更加注重追求社会效益,始终做到求实创新,争取更大成效。我市的各级文化工作者为“周口文化现象”的出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们始终牢记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局党组的嘱托,不计名利,舍小家为大家;常年活跃在演艺舞台上,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热心公益,不计报酬;始终以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繁荣公益文化市场为己任,为“周口文化现象”的出现,作了最好的注脚。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