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提醒:过于炫目的画面、快速切换的镜头,很容易对孩子特别是幼儿造成信息输入过度,迫使大脑“过载”,弄得他们很累很烦
“这不是熊猫阿宝!爸爸我们快点回家去吧!”一个喜欢动画的爸爸,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去看3D版《功夫熊猫2》,谁知开场不久,小朋友就坐不住了。孩子在家看影碟,喜欢上了熊猫阿宝;现在坐到大银幕前,“被上了技术手段”——3D视觉+数字立体声音效,搞得他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迅速吃不消了。
电影大片盯上了孩子。孩子可做诱饵,连带着把大人也钓进电影院,一下卖掉两三张票。但心理学学者的分析值得父母关注:“快节奏”的动漫视听,恐怕并不能让孩子开心、放松,反而会弄得他们很累很烦,甚至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
大片为啥吓着了孩子?
3D、大制作、冲击力……近来,《功夫熊猫2》、《蓝精灵》、《赛车总动员2》、《动物总动员》等暑期档进口电影陆续上映,这几个热词在电影院打出的广告中颠来倒去地用,给这些目标观众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影片贴上“儿童动画大片”标签。国产动画片《魁拔》和《兔侠传奇》也跟风,一个强调“耗时6年制作、投资3500万元”,一个自称用了三维毛发技术、人脸捕捉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最牛动画软件”。
“看上去给孩子看的电影挺多,其实真正适合小观众的并不多。”带孩子看了3D《功夫熊猫2》的家长告诉记者,与其说小孩“看大片”,不如说是“被大片”——尽管很多电影的主角是小朋友或可爱的动物,讲的故事也充满童话色彩,但视觉效果和音效,以及动画的呈现手段,却都是按着“技术新潮”打造的“成人配置”。
借力炫目高科技,动画大片就能赢得孩子心?一份报告显示,去年《铠甲勇士之帝皇侠》、《虹猫蓝兔火凤凰》和《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等定位小观众的动画片,虽然电脑制作、3D场景等流行技术元素一个不少,票房却都不如人意。被称为“技术巅峰”的《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5000万元投资只换得730万元票房。而去年约1.7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中,有约1.3亿来自《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这恰恰是一部没有3D效果、动画线条简单、低成本Flash的片子。
“儿童动画大片”没能靠炫目的视听科技博得市场,却有研究指出过度的声光刺激会引发小孩不良反应。曾有人拍摄记录四五岁孩子盯着电视机时的表情,结果发现,10分钟之内孩子的脸变得近乎“痴呆”。拍下这段录像的是一位海外的电子艺术研究者,他解释说:“快速切换的镜头,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信息输入过度,迫使大脑‘过载’。对于孩子,信息爆炸的视听刺激,就像将白纸在瞬间染成黑色。”
孩子要的是“很慢、很简单”?
“我孙子喜欢不停地跟我讲故事,讲来讲去其实就那么一两个,他却讲得津津有味,非要我听。”资深艺术策展人许博允说,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东西“很慢、很简单”。
主张“慎用技术”的动漫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应该用线条、颜色和小观众“简单对话”,而不该用鼠标键盘无节制地玩刺激、震撼。“最难忘怀的动画电影经典,是那些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曾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的金娜,这几天在微博中贴出《白雪公主》的DVD封面,说看来看去,打动自己和下一代的动画电影还是那几部。1937年出品的《白雪公主》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在3D流行的今天,依旧无人能撼动这部纯手工绘制电影的王者地位,主角白雪公主也依旧是全世界女孩心中最美好的动画形象。而领军3D电影的皮克斯动画,旗下画师名片上的头衔,更多是“艺术家”或“电脑艺术家”,理由很简单:强调“艺术”,是要拜孩子为师;技术是给大人看的,相比大人,孩子最容易找到真正的快乐。
“视听是单纯的感官刺激,而感动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机制。”一位心理学者告诉记者,学龄前的小观众往往喜欢人物形象和情节简单、动作比较夸张的动画片。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需要繁杂的视听刺激,然后运用经验和想象力构建情感回应。
曾有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例子,后来演化为心理学教案。一只小猴子,被放在两个用钢丝扎出来的“母亲”面前。小猴子肚子饿的时候,会爬到有奶嘴的“母亲”那里吃奶,但一旦吃饱,便立刻爬回旁边那个“母亲”身上,紧紧抱住不放。它抱住的“母亲”没有奶水,却在钢丝外多包了一层毛巾。学者认为,温暖和柔软比食物更接近“母亲”,意味着安全、归属与关爱。“我们能不能说,成功的动漫,是那些能让孩子甚至成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温暖感的作品;而单纯在视听元素上加码的动画大片,不过是加了许多调味剂、有不良风险的‘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