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规范教师补充利于教育均衡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4-5 点击次数:
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提出的“特岗计划”采取省级统筹、公开招聘的办法吸收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很多人认为此举将为农村学校带来优秀的师资力量。
当前社会反应比较强烈的“择校”、农村学校空巢、农村学生进重点大学比例下降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间、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这当中最关键的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要实现均衡,路径有两种:一是改变现有教师管理方式,均衡分布教师资源;二是在师资增量上想办法,让农村和薄弱校有优秀的师资来源。
事实上,自1994年取消师范生分配以后,乡村就没有优秀的师资补充进来,同时还有一些原本在乡村工作的优秀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调离岗位,学校和地区间的教育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乡村教师的老龄化、知识老化、数量不足、学科及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通知》的出台确实为亡羊补牢之举。
尽管农村缺教师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但是在现有教师管理体制下,要让新补充的教师到农村教学岗位却有着多重阻碍:第一种为城镇超编,乡村缺编,因而在一个县域范围表现为“无编可补”;第二种即便有编制,一些边远、艰苦地区派不进公办教师,或因教师补充退出机制的不健全,也难以补充合格的新教师,即“有编难补”;第三种是一些地方仅仅从经费角度考虑,拖延补充合格的教师,形成“有编不补”。加之一些地方补充教师的随意性较大,代课教师问题没有妥当解决,影响到新教师的补充。
解决毕业生下不去,合格教师难以补充的问题,就必须规范教师补充机制,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革整个教师管理体制。但由于这样的改变牵涉的面较大,一时难以实施,《通知》提出的“特岗计划”便是在原有系统上打“补丁”的一种问题解决方式。“特岗计划”采取省级统筹、公开招聘的办法,依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吸收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并对中央及相应地区每年设置“特岗计划”的人数提出要求,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
彻底解决乡村教师问题必须让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乡村学校三方积极配合,高校要培养出真正有志且有能力胜任乡村教学岗位的教师;地方政府要切实解决编制问题,清除占用教师编制现象;乡村学校要提供教师乐于工作的环境,为新到岗位的教师提供发挥才干并能成长发展的空间。
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漫长,做好中小学教师的补充工作,尤其是做好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补充工作,是在这条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储朝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