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冯明洋:《夜宴》中谭盾所作的《越人歌》系伪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7-13 点击次数:
近期,广东本土著名音乐家冯明洋先生费时50余年所著《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荣获中国音协授予的国家最高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二等奖。音乐理论专著能获此殊荣,实属罕见。近日,冯明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南方少数民族的多声部音乐都是不同于西方而无比优美的音乐。”“古人说凡音生于心。唯乐不可伪。《越人歌》曲调失传已逾千年,今人配乐再好也是伪歌。”

    百越音乐多声部可媲美西乐

    冯明洋告诉记者,自1960年采风以来,他在收集记录民歌词曲时,特别重视歌手、歌师们世代相传的口诀、谚语、称谓、规矩等相关的口头理论。把欧洲多声理论、民间口头理论同民歌音调、方言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总结归纳出多声民歌的腔类、调类、综合类体系,进而提升出其多声形态的腔口论、调歌论、并唱论三大基础理论。如壮语北部方言区称其两个声部为“低音是腔口,高音跟着走”。

    “三论”的确立与验证,从理论体系上颠覆了多年来对于“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中国多声音乐来自欧洲”、“中国多声音乐仍属和声型、复调型、支声型欧洲模式”等既定理念。

    冯明洋告诉记者,我国56个民族中23个民族有多声部民歌,千百年来,都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但因我们的音乐教育长年以欧美体系和苏俄体系为主,文化传统不同,对民族音乐的解读和传承也很难求同。因为没有乐谱记录,很多民歌只留下了歌词,曲谱却失传。通过近50年的田野调查,冯发现岭南本土歌乐保存了很多优秀的东西,特别是中国的多声部民歌。与西方多声部产生于教堂、追求庄严协和之美不同,岭南越裔的多声部音乐产生于田野和古老的婚俗活动中,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之美,许多民歌中尖锐的大二度重唱长音,对西方人是“不协和音”,而我们的歌手却说它犹如蜜蜂嗡嗡般的悦耳和甜美。冯介绍,我们的多声部音乐基本上存在于南方,中原地区则没有多声部音乐,这跟中原地区在很早的封建社会雅乐定位相关。

    《越人歌》能在壮族民歌里找到对应曲调

    针对谭盾在《夜宴》里的《越人歌》,冯明洋表示,“几十年来,我们都在试图寻找《越人歌》的曲谱,因为《越人歌》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文字,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南方因为较迟进入封建社会而保存下来的‘平等观念’,哪怕对方贵为王子,一个女船工也可以表达爱意。目前,我们在壮族民间歌曲里边发现了一些可以与《越人歌》相对应的歌体曲调,但还无法完全找到原型。”

    他认为,著名作曲者谭盾作的《越人歌》歌词完全一样,曲调纯粹是一种创作。电影可以戏说,但从音乐传承上来说,不能误导观众,这就是《越人歌》的曲调,因为电影歌曲的样子,完全是后人的创作,不加说明,只能是伪越人歌。

    内容简介:

    本书以《越人歌》考为引论,从“百越文化积淀与岭南越歌特色”入手,从古代百越文化遗存、近代岭南越裔人文、现代珠江文化泛论中,全面解读本土民歌的来龙去脉。从而,对土著越裔当下各民族(如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瑶族部分人)、各民系(如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桂柳人、平话人)等民歌进行全方位观照。还原秦汉“岭南三郡”即今之广东、广西属地,亦即“五岭之南”的大岭南概念。

    对话冯明洋:

    侗族大歌“申遗”成功是一种标志

    广州日报:央视青歌赛的多声部民歌您是否有关注,怎么看?

    冯明洋:青歌赛主要是赛歌手,为了歌手的表现,歌的原生性质显然是被加工了的。个别真正原生态的就特别质朴动人。例如侗族大歌组合的表演。听说“申遗“成功了。而理论体系上的大破大立,注重的仍是原创。世界各地从事“非遗”工作的,应该把“申遗”成功看成一种标志。真正原创的才是标准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文化遗产日”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十分必要。

    广东版“王洛宾”

    王洛宾一生都在收集民间音乐并整理成作品流传广泛,而音乐学家冯明洋则是从理论的层面来收集整理民间音乐的力主者。作为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研究员,音乐学教授,出版过《广西民间歌曲选》、《中国传统民歌400首》,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等的编委、编审、撰稿工作。曾获国家文艺集成志书编撰成果个人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二等奖等奖项。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