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中小学研究型课程何必“高精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4 点击次数:
“现在有的中学生研究型课题不是基因、克隆,就是智能机器人、宇宙黑洞,这类科学前沿课题离学生太遥远,学生哪里有能力和条件去探究!”日前在华师大主办的首届“世界课程大会”上,该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提出:中小学研究型课程不应一味追求“高精尖”,让学生根据爱好自主探究问题更为重要。

  研究型课程是本市二期课改推出的新课程类型,兴起于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日本称之
为“综合学习”,在美国叫做“专题性学习”。从名称就可看出,这一课程是要打破传统课程的学科“疆界”,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综合运用各类知识的新型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最大魅力在于超越单一学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在激发所有知识和技能储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充分的科学探索和人际交往的体验。钟启泉举了两个国外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例子:几个日本中学生对“麦子用什么肥料最合适”发生了兴趣,于是,分工合作,从市场上买来种子和各类肥料做起了实验,发现使用化肥和有机肥各有利弊;一家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戏水时对“哪类物体在水中沉得快”产生了争议,老师就拿来木片、石头、铁块让他们自己尝试,自己去记录、评价实验现象。这类由学生在自己生活经历中发现的“身边课题”操作成本低,教育意蕴丰富,更能激发学生关注世界万物的兴趣。相比而言,目前国内一些学校的学生研究课题大多由教师指定,为了体现课题的“高水平”,往往聚焦前沿科技,学生缺乏学识和经验基础,不知从何下手,而学校也缺乏让学生能真正动手探究的条件。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学生研究课题“高精尖”的走向正将研究型课程引入学科化的歧途。“高精尖”课题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便于这类课程的开展,有的学校把研究型课程“分解”到各个学科,开出“物理研究型课程”、“化学研究型课程”……有的还编出研究型课程教材,让学生按章节学习,结果“研究型课程”变成了“学科提高课”,能够参与“研究”的学生自然受到限制,原本面向所有学生的研究型课程变为针对少数尖子学生的精英教育。


  钟启泉认为,教师能力和理念落后是研究型课程“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的分科教学,教师大多是单一的学科型教师,鲜有跨学科的“通才”,实施研究性课程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做文章”。要提高教师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充电,另一方面,可借鉴国外经验,由各学科教师组成教师小组,这样能全方位与学生“对话”。

艺术大家
李勇
1963年生于山东济南,1985
雷正民
大事年表   1949年毕业于
文怀沙
文怀沙,姓文名奫,字怀沙,以字行
刘大为
刘大为,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