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最难忘的经历,胡宝善说是他创作《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初,西哈努克亲王和金日成首相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要求三军文艺战士创作排练一台歌舞,胡宝善也参与其中。他到军舰上体验生活,部队在海上拉练三天三夜,胡宝善看着大海,听着海水拍打船舷的声音,想着海军为了海防事业与海洋融为一体,他有感而发。“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歌词是一气呵成的,他给歌曲取名为《我守卫在海防线上》,他的学生王川流后来加了一段歌词,并建议将歌名改为《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为了有抒情的效果,我采用了圆舞曲的三拍子节奏,说实话这在当时冒了很大风险。”那时,有些人受“左”的影响,对歌曲采用这种三拍子节奏提出了批评,而胡宝善却并没有多想。“我心想让唱就唱,不让唱就拉倒,没想到一天凌晨,团里敲锣打鼓,全团集合传达对各个节目的审查结果。‘胡宝善独唱’,当听到这几个字时,我心里一下紧张起来,接着听到‘有三好:创作好,演唱好,形象好’。我的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胡宝善从小在北京长大,1950年他和姐姐不约而同地报考北京市公安总队的宣传队。“当时我年龄小,才15岁,宣传队要求最小18岁,我也不会撒谎就跟考官实话实说了,但是我长得个儿高,声音条件也不错。”胡宝善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唱了两首歌曲,领导看他形象不错,嗓音也不错,虽然年纪小了一点,但是还是破格录取了,而他的姐姐也凭着优美的嗓音和对舞蹈的天赋,顺利地被招入了宣传队。
在宣传队胡宝善师从蔡静仪、陈灵夫妇学习声乐,他给自己定下了死任务,每天练声5次,每练一次写一笔,直到写完一个“正”字,从不间断。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恰逢苏联艺术家代表团来华访问,总政下令全军排练歌舞演出以示欢迎。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大合唱,曲目是《斯大林颂》《东方红》《莫斯科——北京》,胡宝善被选为领唱。“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但是我一点儿都不紧张,好像我们的指挥倒有些紧张,忘了还有一次反复,大家都还在唱,他就收了。”那次演出之后,胡宝善的演唱水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文艺界开始小有名气。后来,北京公安总队宣传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文工团,文工团后来被取消,胡宝善和其他成员被调到了济南军区文工团。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展我国的音乐事业,国外一些声乐专家被请来国内讲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总政邀请了保加利亚籍世界著名声乐家契尔金来办学习班,全军有20多人参加,胡宝善被派往总政学习,他这次不是正式的学生,而以教师的身份和其他来自全国的声乐老师一起旁听。一天上午,有的老师提出,不能总是听专家讲课,应该让专家听听他们唱歌,指点一下。上午的课程都是契尔金的夫人替他上的,专家下午才来,专家夫人欣然应允了他们的请求。“机会虽然难得,但很多人都磨不开面子,不好意思,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举手,唱了一首《波斯恋歌》和一首苏联歌曲,专家夫人听了惊讶地问我:‘你的声音很好,又很具有乐感,为什么不来当正式学生呢?’我说因为名额有限。”下午契尔金来上课,一开始就问起了上午的事,让胡宝善再唱一遍,于是他再展歌喉又唱了那两首歌。“老教授听了之后,静静地把钢琴盖盖好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当时我激动不已。”
后来契尔金教授又被邀请到上海讲学,他选出5个人跟他到上海继续学习,胡宝善就在其中。上课的地点在上海音协,听课的人特别多,小屋子被挤得满满的,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胡宝善回忆:“当时学习压力非常大,用的都是五线谱,老师上课都用外语,这成了很多人的拦路虎,但是大家学得都很用心。”上海学完后回到北京,有关部门组织了汇报音乐会,胡宝善的演唱再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回到北京没多久,一天团长说我被派去保加利亚索菲亚国立音乐学院学习,而且是契尔金教授亲自点名让我去的,我非常意外。”在保加利亚学习期间,胡宝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从宿舍到食堂,从音乐学院学习到歌剧院观摩,这四点一线式的周而复始成了他两年生活的固定轨迹。两年的学习时光并不漫长,对胡宝善来说却经历了又一次极大的提高,他和几名同学均以六分(五分制)的优异成绩毕业。
学成归来后,胡宝善调到总政歌舞团任独唱,后来他一边在总政歌舞团唱歌,一边在军艺任教,直到后来“文革”期间,军艺不能正常教学,胡宝善被上级调到了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当演员。
很少有人知道胡宝善是著名演员胡军的父亲。谈起自己的儿子胡军,胡宝善的脸上满是喜悦和骄傲。“胡军小的时候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也淘气,男孩子有哪个是不淘气的?”胡宝善说,自己和妻子对于孩子是典型的严父慈母,从小对胡军的家教还是比较严的,“我是个军人,我自己可能不知不觉地身教多一点,胡军的妈妈在生活上的照顾更多。”
胡宝善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如果等上学让老师教就已经晚了。孩子该疼要疼,该管也得要管。”胡宝善还有两个女儿,胡军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挨打挨得最多。胡宝善养过鱼,一次,胡军一大早就去池塘给鱼捞鱼虫,没想到在小伙伴的怂恿下,他跳下了池塘,陷进了泥里越陷越深,幸好有一位捞鱼虫的老大爷用竹竿将他拉了上来。回到家后,胡军如实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不过胡军有时回来吃饭还常说,‘爸,我小时候您打我打得最厉害了,不过您要是不打我我也到不了今天。’”
胡宝善在胡军小时候就有意培养他学习声乐,但是胡军总提不起兴趣,高考时胡军瞒着家里报考了表演,同时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在征求家里意见时,胡宝善和妻子选择了支持儿子,胡军最终选择了中戏。中戏毕业后,胡军到北京人艺做了一名话剧演员,但刚刚毕业的他只能跑跑龙套,这让心怀抱负急切地想展现自己才华的胡军苦闷不已,胡宝善为此经常开导、鼓励胡军:“在这个阶段你不要苦恼,也不要着急,你要认真看老演员演出,仔细学习前辈们的表演,这是个学习的好机会,有时间还要多看些书,抓紧时间努力提高自己,要想真正成才就要耐得住寂寞。”胡军在父母的支持和自己不断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成功。胡宝善说,他和妻子经常看胡军拍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我们总是挑挑其中的不足之处,经常在和胡军通电话的时候跟他说说,胡军也经常给我们打电话,一有空就过来。胡军主演的电视剧《风语》最近刚刚杀青,不久也要在电视上播出,我们都很期待。”胡宝善说,现在儿子胡军和儿媳卢芳,还有女儿、女婿都非常孝顺,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幸福。
虽然没有走上歌唱的道路,但胡军仍然争取了和父亲同台演唱的机会。2005年9月,在“万紫千红”——中国电影全明星百年红歌国庆音乐会上,胡宝善与儿子胡军一起演唱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胡宝善表示,那次与儿子合作的机会太难得了,非常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