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会面发生在31年前。198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的刘国松受邀到北京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大会。当接待人员问他,有没想见的人,要不要见文化部长时,刘国松答,想见吴冠中。此前,刘国松在香港出版的艺术杂志上看到吴冠中的画,同为中国水墨画现代化的推动者,顿时有找到知音的感觉。
相识后,刘国松将吴冠中介绍到了台湾,他亲自写了一万多字,图文12页。吴冠中在台湾首次亮相,就登上了《文星》杂志的封面。两人的友谊,自此结下,后被并称为现代水墨双杰。吴冠中逝世前曾在香港办展览,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还指名让刘国松帮忙揭幕。
回大陆被台湾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中国画研究院成立时,刘国松之所以成为香港三位受邀画家之一,则与诗人艾青有关。1932年生于安徽,父亲在抗日战争中阵亡,刘国松从小与母亲流亡于湖北、陕西、四川等地,1949年独自前往台湾。后习画,在中国画的技法、工具和纸张上进行了很多创新,给画坛带去一股清新之气,并在美国等地举办个展,声名鹊起。
1971年,刘国松迁居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教。1980年应美国爱荷华州艺术评议会之邀,任访问艺术家一年,并在那里结识艾青,“艾青和王蒙当时都在美国,常常到我家吃饭,一些台湾朋友也会来,大家就一起玩。”
半年后,艾青回到大陆,并把刘国松的画给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看,“江丰可能觉得新奇,就给我发了邀请。”
要不要去大陆,刘国松挣扎了很久。1981年的台湾还处于“戒严时期”,去了大陆,意味着可能回不了台湾;而太太的家人都在台湾,会不会影响他们?
刘国松本想婉拒,供职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却一再催促他去。一是事关学校荣誉,二是当时中英两国即将要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不能出现不和谐因素。推托不成,刘国松为了保密,提出三个要求:不接受访问;不拍照;不见报。
“大陆方面都同意,我就启程了”。一到北京机场,刘国松还是吓了一跳,“三十几年没回大陆,心里本来就忐忑,一看机场有解放军站岗,还放着军歌,可紧张了。”
在北京待了三天,刘国松拜访了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后回到香港,“不到一个月,就有台湾朋友打电话来问,‘听说你去了北平(即北京)……’”。
“你可以想象,当时是有多复杂,保密的行程都被台湾方面知道。”此后,刘国松被台湾当局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台北市美术馆成立时,身为筹备委员的他申请回台被拒。1988年,刘国松申请去台中参加台湾省美术馆成立大会,仍被拒,在被媒体曝光、取得台湾文化界人士声援后,才得以成行。